不同的类型的冷却液其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其实自来水的散热性能也是很强的,只不过自来水杂质较多,而且会形成水垢堵塞水道,所以使用蒸馏水会是比较好的选择,但蒸馏水虽然吸热快散热快,但其也容易沸腾容易起泡,一旦起泡冷却液就很难附着于水道从而减低了吸热的能力。
接着打开高压水箱盖加入冷却液至出口处可看到冷却液为止(欧系车则是倒入副水箱),此时即可发动引擎至水龟开启进行大循环(风扇开启),水箱内的空气也会因此排出,此时冷却液会开始减少,只要依序补充到出口高度即可,后冷车一个晚上后再度确认液面高度,如果不足再施以补充就完成整套流程。
重庆多力达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润滑油脂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的石油化工企业。公司的产品研发团队和的实验室,能够精确完成全套润滑油、脂,试验分析、模拟、台架试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测程序,确保出厂产品全面达标。保证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润滑油的能力。十年来与国内众多经销商建立了互利双赢的长期发展关系。产品广范服务于车辆制造、大型工矿企业、车辆维护维修、船舶、电力等行业的润滑**。
冷却液是发动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工作中产生的多余热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冷却液的性能会渐渐丧失。因此要根据发动机运行的情况对冷却液进行科学的检测,对不能继续使用的冷却液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1 冷却液的作用
1.1冷却作用
发动机燃烧时热效率只有30%~40%,余下的热量必须及时带走,高转速为4000 r/min的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为80~90℃。高转速为6000 r/min以上的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为88~105℃。发动机做功后余下热量的40%由机油带走,60%由冷却系统散发到周边的空气中去。
1.2防腐作用
现在使用多的冷却液是乙二醇冷却液。乙二醇冷却液由基础液、防腐剂、抗泡沫添加剂、染料和软水组成。基础液主要是乙二醇,也可以使用少量的丙烯醇和乙二醇。但只能是在乙二醇中加一部分混合使用,乙二醇易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对金属和橡胶产生腐蚀作用。因此,冷却液中要加入适量的防腐添加剂。由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有多种金属材料,如:黄铜、紫铜、铸铁、铸铝、锡焊和钢材等。所以,冷却液中都会有防腐剂,主要是为了保护发动机缸体、缸盖、加热阀、散热器和自动变速器散热器的金属。常用的防腐剂有硅酸盐稳定剂,是防止冷却液产生电化学反应的添加剂。常用的有偏硅酸钠和偏硅酸钾,简称为硅酸盐,对铝合金、铸铁、铜以及橡胶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有四钠防腐剂、磷酸氢钠等,这些添加剂全部都是碱性物质,通过酸碱中和,可消除乙二醇氧化后形成的酸性物质,同时通过酸碱中和,还可消除燃烧室窜气带来的汽油中的硫和曲轴箱自然通风进来的空气冷却后形成水结合后形成的酸性物质对机械零件的腐蚀。
为了保证冷却系金属和橡胶件减少腐蚀,也是为了减少电化学反应,冷却系统应有足够的碱储备值。
1.3防垢作用
冷却系统内一旦形成了较多的水垢,就会影响散热效果,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因此,冷却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防垢剂,防止冷却液循环中水垢的沉积。通常使用的防垢剂有配合型和分散型两种。(1)配合型主要是金属配合剂通过金属离子配合,防止金属离子与阴离子接合形成水垢;(2)分散型是水溶性有机聚合电解质,能使水垢分散成微小的颗粒漂浮在冷却液中,从而起到防止冷却系统产生水垢的作用。
1.4防冻作用
冷却液的首要功能是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其主要指标是冷却液的冰点。冷却液的沸点越高,其冰点就越低。优质冷却液的冰点约在-45~-20℃之间,能有效防止冬季结冰现象的发生,避免散热器、气缸体、气缸盖等因冷却液结冰而冻裂现象的发生。
1. 5防“开锅”作用
水的沸点为100℃,不能满足现代发动机正常水温(95~105℃)的要求,故夏季会经常出现发动机“开锅”的现象。优质冷却液的沸点在107℃以上,如果闭式散热器盖的密封性能良好,则在水蒸气压力的作用下,散热器内冷却液的沸点可达110℃以上。如果冷却系统工作正常,则能有效防止“开锅”现象的发生。
以冷却液外包装上的有效期为更换依据,如果超过了有效期必须马上更换,不要因为想省钱而导致更大的损失。一般来说,汽车冷却液有效期在4年左右。
冷却液。这种液体的全称是防冻冷却液,对于南方人来说可能对这个防冻的经验不够。所以对于加0度以上或者-40度以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对北方来说,这两者的区别就大了。
冷却液的更换其实对于许多日系老车来说并不会太难,只要透过水箱本体下方的洩水孔就能轻松将冷却液洩出,并且将空调转到暖气,才可将顺势将热水阀内的水一併排出,待冷却液完全卸除后再锁上即可。